猎豹和硅语电话机器人告诉你的简单介绍

发布时间:2022-08-03 人气:266

一年又一年。

每年此时,我都会回顾走过的路。有时候,欣然觉得,我们走在一条康庄大道;而有时,又猛然警觉,我们可能遇到了从未想过的挑战。

这一年,对我而言,成长是撕碎的,极致的,进化的。

2017年的答卷

2017年,诸多困难的一次集中式爆发:PC大盘萎靡,海外也面临外部环境变化,Facebook、Google对整个移动广告网络进行大量调整,收入锐减。

一整年,每三个月,我都觉得是一次考验。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声音,包括股价表现,甚至境外机构发起对我们的恶意做空。我也目睹了,一批与我们同时代甚至还年轻的企业,在剧烈变化中崩盘,消失,甚或卖掉。

老实说,我一度不能理解,我们在工具产品超越了绝大部分竞争对手,为何还会遇到这样的困境?无论如何,奋起反抗是第一步。

这一年,我们加强了组织能力和平台建设,使其为业务赋能,用实际行动交上了答卷:

老业务焕发活力,国内移动工具销售增长了50%,公司账上现金储备超过30亿;

移动用户逆增长,全球获取了超过1.76亿的新用户;

AI赋能原有产品,留存率提高12%;

直播产品Live me,成为工具之外的最大一个收入来源,蝉联GooglePlay美国社交畅销榜第一;

钢琴块2重回最高点,轻游戏产品矩阵已初步形成,创造超过5000万的利润;

无人机、新零售、线下流量等战略投资布局,部分退出,为公司赢得了超过10亿人民币的收入;

积极拥抱区块链,已发布安全数字钱包Safe Wallet,陆续几款区块链产品即将上线;

机器人业务全面发力,开始领先行业。部分技术和产品进展,我得保密。3月21日,我们会在水立方召开机器人发布会,届时一并分享我们在机器人领域的各项进展。

说这么多,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:进化了的猎豹,正在破茧而出。

八年回首,三次反杀

为什么猎豹有机会进化呢?

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想把时间尺度拉得更大一点,或许拉到足够长时,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

过去一年,猎豹遭遇了非常多的质疑,甚至有人说,猎豹和硅语电话机器人告诉你你们是机会主义,猎豹和硅语电话机器人告诉你你们是蒙古骑兵,猎豹和硅语电话机器人告诉你你们东突西杀。我就想了想这个问题,为什么会给大家留下这样的印象?

因为,客观去看,相比行业对手,猎豹所处的生存环境,变化太快了;不比他们,一开始就拿到了游戏,直播,社交支付等现金流很好的业务;某种意义上,猎豹一直是在一块比较荒芜贫瘠的土地上开垦。当然,也正因如此,才使得猎豹不断有能力对抗时代,并有机会活下来。这也算是对我们的一种馈赠。

如果再要深层次剖析猎豹得以进化的本质,就得从源头找。我用一句话总结:八年回首,三次反杀。

猎豹第一次反杀:浴火重生

PC安全时代,我们当时还叫金山毒霸,同时代的竞争对手有瑞星,江民,卡巴斯基,以及后起之秀360。猎豹作为其中一支并不算强大的队伍,顶住了360最强火力,不惜自我攻击,宣布全网免费。一年之内,打掉存量收入95%,推出新业务:网址导航和猎豹浏览器。

试想,本已命悬一线,处在垂死挣扎的边缘,自我革掉大头收入的95%,有多难呢?某种意义上,我们牺牲了金山毒霸过去所有的业务积累。我们意识到,如果不壮士断腕,拥抱这次变化,我们必然消失。没有第二条生路。

现在结果如何呢?去年,也就是2017,猎豹整体收入近50亿规模,而瑞星前年只有几千万收入了。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变化——大潮来临,唯有拥抱。

猎豹第二次反杀:天外飞仙

互联网时代,我们用PC免费模式重构了商业,从那一批古董级企业中幸存了下来;等到移动互联网竞争开始加剧,一批安全产品,像91、豌豆荚、茄子、UC等等,各种小的安全工具,巨头杀入时,要么投降,要么卖掉。还是猎豹,杀出重围。也就是传说中的那个小酒馆的故事,我们决定全力以赴,all in海外移动。

这看起来天外飞仙。对于一个英语如此不好的人,想出这么一招,怎么讲呢,不能说谁的灵魂附体吧。换作现在,不知能否想得出哦:)但那场硬仗打下来,猎豹变得不一样了,大家开始真的相信梦想了。当时不少同事,从珠海举家搬迁北京,参与了那场猎豹清理大师的攻坚战。

很多人,可能从未想过,我们能从一个总部在珠海这么一个小渔村走出来,变成了一家全球化的美国上市科技公司。也正因为这一招天外飞仙,才有了猎豹今天全球化业务的基础。

猎豹第三次反杀:跑向未来

还记得,三年前,我去刚成立的广州办公室,员工跑过来跟我说,傅总,为什么我们没有那么多创新业务,我们只是做海外呢?我当时给他一个回答,创新要和体量挂钩。当时,我们只有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能力,一旦分散精力,或搞所谓创新,就可能丧失大好机会。

然而,今天的猎豹,不一样了。我们在体量、研发能力和收入规模上,都不是一家小公司了。不是我口出狂言。虽然我们可能跟一些大公司有差距。但,猎豹已经开始写下它的传奇。我们已经是一家有超过20年安全技术和产品积累的企业。我们有能力基于AI和区块链为我们的业务赋能,抓住这个时代属于我们的机会。

于是,我开始认认真真地思考:能支撑我们跑向未来的,到底是什么?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?什么才是决定性的?

猎豹遭遇的所有困难

都进化成了猎豹的基因

当年,我第一次到珠海,每一刻都在想,怎么让在金山工作了十年的人,能跟我有一样互联网化的思维。

那个时候,夜不能寐,忧虑不堪。有一天,我的一个合作伙伴告诉我,他说,傅盛我发现了,全世界通过合并成立的新公司,90%以上都失败了,只有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才能逆转。我当时看着他说,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?如果你早告诉我,也许我就不那么无知者无畏了。

当时真是生死挣扎,对手四面围剿,团队刚合并,还未拧成一股绳。可以说,死法有很多种。没人相信我们能活下来。只能绝地反击,别无选择。也许,没有选择,就是最好的选择。困难,就是最大的财富。

如同尼采的一句话:凡杀不死我的,必使我更强大。

庆幸的是,猎豹今天已经不一样了——猎豹所遭遇的所有的困难,都进化成了猎豹的基因。

公司的本质是什么?

或许,正是因为遇到困难,更加促使我不断思考本质。

这一年,我去了火人节,读了很多书,重新思考很多问题。我在想——公司的本质究竟是什么?其实第一反应就是收入。

谁对于公司是这么判断的呢?网上的评论分子。因为,只要你的收入和股价出问题,他们就觉得你不行了。有时候,我骂一句,你懂个屁,然后就被截屏,说CEO深夜骂街。我心里想,CEO深夜骂街有什么了不起?美国总统还白天骂街,不一样治理好美国吗?

任何一件事情,我们都不应该简单看评论。如果我们也和他们一样,用一个收入考核现在的变化,就会失去真正的内在价值。

有一次,跟一个业务干部交流,他说,傅总,你不能这么说我,我的收入涨了。我说,如果我像一个网上的评论分子,只用浅层的收入判断本质,那我就不应该当CEO。我应该天天在网上发表评论就行了。

我一定要看到更内核的东西。

往下想,如果收入不是公司的本质,总该是业务吧?业务就是产品,有好产品就有一切啊?过去几年,我们不停尝试新产品,全力以赴做产品,遗憾的是,一个产品总有它的生命周期。没有产品是长盛不衰的。

公司的本质不是收入,也不是业务,那么,是团队吧?我想了想,这也是一个伪命题。

因为,也许有一天,我也不会在猎豹;也许有一天,大家都不在了。这家公司又安排给了更年轻的一批人,也许猎豹更强大。乔布斯离开苹果10年,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评论,但苹果的体量比那个时候大了太多了;迪士尼去世了也有几十年,管理层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迪士尼给人们带来欢乐的梦想从未改变,且越来越强大。

最后,我就想起了基因。或者,叫文化,叫精神,叫使命。当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情,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信仰、认知和信赖的时候,它就开始变成这家公司的基因。不论中间有多少变化,只要这些基因在,就有可能重构这家公司。

公司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。它自己会成长,会进化,我们只是它中间的一层哺育者,而已。我们一起参与过它的创建,已非常幸运。就像一个孩子,你把他生下来,他的每一个细胞,都由你,分裂而来,但有一天,他会和你不一样,他也会有他自己的独特性。

当我真正想清楚这个问题时,更加不在意外界的质疑了。太多人没有深度思考的能力,常常会把最外面的一层——收入做成公司的本质;或者把第二层——业务做成公司的本质。

只要我们意识到,自己有机会建立一家完全与众不同的公司,并将其注入基因,我们就不会如此盲目迷失,我们就有能力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。

猎豹和硅语电话机器人告诉你的简单介绍

进化中的猎豹基因:

积极进取 彪悍执行 突破自我

反脆弱 充满好奇 理性客观

我今年最大的感触是,从崛起的年轻人的身上,深深感受到了属于猎豹的味道,属于猎豹的基因。于是,我把它们认认真真地写了下来:

猎豹第一个基因,积极进取。我们选择了猎豹这只动物作为标志,虽然它并不完美,但我非常喜欢。我觉得它有精神。很多时候,猎豹的潜伏,只为那一瞬间的出击。在这个世界上,猎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
猎豹人应该是一群有进取精神的人。我记得,有一次,有人转述别人一句话给我,说我们是机会主义;我说,你回去转述他——一个锄地的老农民,永远不要去嘲笑一个在外拼搏人的梦想。

猎豹第二个基因,彪悍执行。年终总结时,一位同事说了一句话,也算我们的一个缩影——从厌倦或不适应闪电执行,正在变得擅于闪电执行。

他觉得,在猎豹,快是正常的,快是应该的。只有快,我们才有可能更多尝试。没有人能始终保证自己赢,但我只要保证,自己在不断出手,不断获取经验,不断成长,就能拿到最大概率赢的机会。彪悍执行,其实是快的核心点。

猎豹第三个基因,突破自我。我们一定要不断让自己变得不一样。我特别特别不愿意,和不能突破自我的人工作,甚至是谈话。我喜欢和拥抱变化,突破自我的人在一起。人生每一天都是新的,每一个阶段的自己,都可以变得不一样。

猎豹第四个基因,反脆弱。外界变化太快,黑天鹅事件会越来越多,怨天尤人有什么意义呢?感叹世界待你不公有什么意义呢?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又有什么意义呢?只有将每一次打击,都看成一次成长的机会,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强大。这才是我们这群人应有的能力。

猎豹第五个基因,充满好奇。无论任何时候,对这个世界都要有一双好奇的眼睛。为什么要害怕失败呢?其实你所有的害怕,无非是突破自己安全感的机会。当你对世界充满好奇,勇敢迎接挑战,像孩子一样,哪怕摔了跤,满脸鼻涕满脸泪,再爬起来,继续走,总是乐呵呵,那么,你就会拥有反脆弱的能力。

猎豹第六个基因,理性客观。这是过去一年我成长最大的部分。以前,团队发生一些变动,我的内心非常难以接受,最后我发现了,理性看待每件事,才是对彼此最好的负责。

宫崎峻有一部漫画,其中讲了一句话:人生就像一列火车,不断会就人上,有人下,谁能和你同行,就是一种缘分,一种幸福,要感激所有同行的人;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终点,每件事情也有自己客观的规律,所以,我们要去理解,去接受,去理性地看待发生的一切。

我希望,猎豹能给每一位同事留下一些宝贵的烙印。即便有一天你们离开了,到了世界任何一个角落,你们都可以说,曾经有过这样的精神,这样一些特质。好在,我看到很多这样的基因,正在悄然注入大家。

只要猎豹这样的基因在,暴风雨再大,我们也一样跨得过去。

时代剧变,如何领跑?

虽然我们已经形成自己的基因,有了一些优秀的特质,但如果只是为了维持现状,简单努力的奔跑,是不够的。我们还要持续进化。我们要去思考,时代剧变,如何领跑。只是靠加人、加钱和加班,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。

我们得去思考这个时代的变化。

我们必须不断地Zoom in(放大格局)和Zoom out(专注聚焦)。一边做好自己的事情,一边往外看。顺势进化自我,重塑我们的组织。

‍‍‍‍2017最重要两个关键词:

区块链与去中心化

2017年最火的关键词,就是区块链了。我印象最深刻的理解是去中心化。

我们这一代人,绝大部分都是在老师、家长、老板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。下一代人,区块链技术有没有可能让他们变得不一样?如果这是一个下一代人的社会体系,我们是不是要拥抱它?从某种角度看,区块链带来的去中心化和互信机制,极大地提高了组织效率,也有可能重塑整个社会关系。

它让以前最难实现的信任,通过代码的形式实现了;让以前最麻烦的复杂操作的中心化办事机构,通过高效的网络实现了。当然,互联网是区块链的基础。如果没有互联网,区块链技术肯定不会火起来。甚至,AI也会是区块链的一个加速器。

比特币算是区块链技术的尝鲜应用。它最牛的地方在于零雇佣,零任命,连创始人都没有出来过,也不用每年出来演讲,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系。比特币本身没有公司,但它在全球的影响,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公司,甚至超出了一些国家的央行。

对我们而言,有没有可能,吸取这样的思想去改造组织?有没有可能让在座每个人都变成一个超级节点,这样我们就有可能从2000人变成1万人,1万人变成5万人。每个小节点的效率又很高,都在做对自己有效的事。这是我过去几个月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
大变革时代,机会是最大的成本

互联网的红利正在消失,前20年,你只要做好一个APP,就可以打遍全球。今天,只有一个APP是不够的。我们必须把整个体系和整套打法想清楚,我们才有机会。

我们看到更多成长都在跨界。如果猎豹想再上一个台阶,如何突破自己的能力圈?

可能有人会说,不聚焦了。但今天的竞争手段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点的比拼,而是一整套体系化的立体竞争。大变革时代,机会是最大的成本。如果我们失去了一个机会,可能就错失了一个时代。

结果是什么呢?这两天我们被两句话刷屏了:

第一句话,最大的悲剧是赢了所有对手,却输给了这个时代;

第二句是泉灵姐姐的一篇文章,时代抛弃你的时候,连声再见都不会说。

如果我们不去进化,不去迎接新的挑战,不可能再上一个台阶。所以,无论个人,还是企业,都不要自我设限。有的时候,我们给自己划定的边界,其实都是我们脑海里的边界。

猎豹已经长大了。一个亿,其实对猎豹来说就是小目标。想更大,我们就要抓住机会。今天,就是这样一个命题摆在我们面前。

有的同事会说我的业务挺大的,一天多少多少钱。但,放在猎豹体系里,光收入来说,到一个亿了,你对这家公司的增益,大概只有2%。一个亿,对你来说,很大;对这个公司来说,就是一个2%体量的业务。

大家能理解吗?很多时候,我们的思维认为,做的事情已经足够大了。但其实拉开维度看,只是星星之火。想要更大怎么办?除了保证自己核心投入外,还要能抓住机会。这个很难,当然。

有一次,我在硅谷见Elon Musk,问了一个问题,我说,你做SpaceX、特斯拉,是不是觉得这件事情能赢,或者你当时怎么想的?他说,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我一定能赢,这件事非常难,但我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它容易,就是因为它难。难,才有我做的价值;难,才有这个机会取得不一样的成就。

猎豹和硅语电话机器人告诉你的简单介绍

未来对每个人的要求更高了

达成共识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。我们也会建立一种理性的机制,用结果来说话。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——对每个人的要求更高了。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。

为什么这样说呢?今天猎豹正在不断跨界其他行业,不同行业背景的人都有自己的认知障碍。然而,每个人的天性叫——维护自我,低估他人。不太容易相信别人看到的就是真知,于是造成沟通效率低下,遭遇进入新领域的困难。

这对每个人要求都更高。比如机器人行业,我看到很多公司融了很多钱,我们把产品买过来,发现做得不咋地。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在引发我的思考。我在想,到底是因为他们不努力,还是有别的客观因素存在?其实是后者。

比如一个送水的机器人,首先它要能看,得有一个视觉系统,还要能物理避障,得有一套导航技术方案,这套系统做完了,还要传送给轮子,还涉及与用户交互相关的人脸识别,声音识别等等。

你会发现,以上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领域。且领域之间的通信都需要跨界。每个跨界领域之间的语言都不通。就像一个系统,即使每个部分展现达到了90%的效果,但5个90%整合到一起是多少呢?或许就只有50%的效果了。

我发现,大量的机器人公司,对跨界这件事是不够重视的。如果我们还想做得更好,就必须建立更加开放、透明和互信的机制。

你更愿意成为瓷器,还是弹簧?

怎样才能创建开放、透明、互信的机制呢?这涉及到组织里的每一个人。

我最近经常作一个比喻——你究竟想成为瓷器还是弹簧?瓷器看上去很美,很坚硬,但遭受一点外力就会碎掉,我们管它叫玻璃心,瓷器心;而弹簧,就是你不断有向下施压的劲道,虽然看上去压得很深,一旦当它迸发,就会产生比以前更强大的弹力。

猎豹过去七年,尤其2017年,团队的成长,变化很多。我的确看到很多人有一个坚硬的外壳,不愿去面对这样一个大变化的时代。

如果不想被时代抛弃,我们只有开放心态。愿意相信,极度开放,极度透明,互信心态,从我做起,可以带来好结果。相信你的队友,相信跟你合作的人,出现问题时,先苛刻要求自己。不简单抱怨,而是积极面对;放弃自我保护,积极开放。

我希望,我们能成为弹簧一样的人。把所有压向你的困难、遭遇的失败,都变成自我吸收的一种机会,一种途径,一种养分。

三种不同维度的人:

No……

Yes,but……

Yes ,and!!!

这里分享三种不同维度的人。也是我在斯坦福设计学院的一堂小情景剧课学到的,深有共鸣。

第一种维度的人,喜欢说“No”。别人说什么,他都说No。如果一个人拒绝接收信息,就能找出各种理由说No。这是一种最封闭式的人的状态。

第二种维度的人,喜欢说“Yes,but”。这个东西是挺好的,但是……。比如,我经常听到,傅总你说的很有道理,但你不够了解我;或者,你讲的方向是挺好的,但我们现在的事情还很难做。无数的但是,其实就是无数的借口。

第三种维度的人,喜欢说“Yes ,and”。这是最好的一种状态。我们有没有可能不断地说,对,不仅如此,我还想要怎样;不仅如此,我还可以怎样。

后来我想,人和人之间有差别很大吗?其实没那么多差别。有的时候,我一度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,直到今天也是这样。也是斯坦福那次课,他说,你认为自己很普通的品质,可能在别人看来,非常宝贵。

姿态越低,蓄能越大

对他人信任越多,成本就越低

顺着这个思路,我在思考,为什么自己能够站在这里?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,我想就是说“Yes,and”的能力。我经常会说,要虔诚地像小学生一样去看待别人讲的东西。

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,但的确形成了这种能力。我总结了一句话:姿态越低,蓄能越大;对他人的信任越多,成本就越低。

尽管有的时候,别人说的也不全对,的确很多事情证明,你傻;但如果把时间维度拉得足够长,你知道这个人挺牛,然后信了,其实会发现,越信反而越强大。因为,犯错误或犯傻的成本,比起那些不去拥抱而错失机会的成本,低太多了。

也源于此,这一年来,我对人的评价发生了重大的变化。如果我和一个人沟通,他说“yes and”很多,这个人就会有机会突破。这件事,我在好几个人身上都得到了应验。如果一个人不断地说“yes but”,我发现,其实无论他过去积累再多,都会遇到自己人生的瓶颈。

这是我最近关于一个人的成长的一次很重要的思考。

人也好,公司也好,只有不断与外界发生连接,才能真正成长并改造自我。就像一颗树苗,如果不从外面获取阳光和水,谈何成长?总不能说,靠天地灵气?况且,灵气总有用完的时候。

延伸阅读,来源:接招(itakethat)

傅盛:绝境之下的进化

2月4日,一年一度的猎豹公司年会在澳门举行。傅盛的开场白是:刚刚过去的2017年,是猎豹困难集中爆发的一年。「平均每三个月就会遇到一次巨大的冲击。」傅盛掐着手指对台下同事们说。

猎豹市值最高时近 52 亿美金,但在10亿美金这个区间一待就是近两年。过去两年里,中国互联网大变天:今日头条、美团从独角兽一路狂奔至几百亿美金估值,小米和滴滴的估值已经突破500亿美金的上限。

与此同时,乐视神话破灭、聚美优品市值变成个位数……众多第二梯队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经历上天入地之后,依然在谷底挣扎。

曾在一个创业者微信群里,有人转了一篇傅盛的「创业鸡汤」,随后有创业者跳出来评论道:公司做成那样,怎么还天天当创业导师?傅盛先是理性回击,然后愤而退群。

这还不包括来自媒体的质疑,以及做空机构的趁火打劫。去年10月份的一个晚上,傅盛正和朋友吃饭,突然接到一个电话:「美股开盘了,猎豹正在被做空。」傅盛连夜召集同事应对,转天猎豹出了一纸声明,股价仅仅跌了4个点,又过了一天,居然还涨回好几个点。

有一次傅盛和雷军聊天聊到「风口」话题。雷军说:「就怕风口太大,都忘了自己是猪。」那是小米遭遇最大挑战的时候,雷军正在「开着飞机换发动机」。

过去两年的猎豹和傅盛,就是一个不断被媒体、被华尔街、被吃瓜群众diss的过程。外界看到的,是一个风口之后的猎豹。

但对于傅盛和猎豹来说,2018年的新年显然要比去年的新年敞亮得多。元旦上班后没几天,猎豹市值涨回20亿美金。「猎豹遭遇的所有困难,都进化成了猎豹的基因,」傅盛说,「2017年可能是猎豹成长最大的一年。这个成长可能要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,才会看出这一年真正的意义。」

除了困难,猎豹还经历了一个这样的2017年:

第三季度财报显示,猎豹净利润同比增长100%以上,股价和市值的反弹,就是从那时开始的;

AI领域小试牛刀,语音交互系统——猎户语音 OS 就在小米智能音箱的语音转换文字的识别准确率排到第一,并和喜马拉雅、美的等名企展开合作;人脸识别技术斩获微软百万名人识别大赛冠军。

2017年上半年美国免费榜上的中国游戏榜前五中,猎豹占了三席;轻游戏产品矩阵已初步形成,创造超过5000万的利润;

Live.me作为内部孵化出去的独立公司,全年稳居Google Play美国社交畅销榜第一;

推出不到三个月的无人货架项目「豹便利」,已经在北京市场排进前三;

战略投资布局实现部分退出,为猎豹赢得了超过10亿人民币的收入;

最重要的是,即使股价长时间触底,猎豹每个季度依然有几千万美金的净利润,加上投资所得,现金储备就将近30亿人民币……

一年半,500天,猎豹游走在地狱边缘。「我们经历过两次成功的绝地反击,第一次是国内软件免费,第二次是进军国际市场,这一次是B2C:Back to China,一定要成。」傅盛说。

绝境之下

进入2016年第二季度之后,猎豹的股价就开始下跌。当时傅盛也没太在意,经验告诉他,每年的第二季度都是有这么一个「调整期」。

五月初傅盛和股东们正在澳门开董事会。有天晚上散会,傅盛来到酒店赌场消遣,与此同时猎豹股价开始暴跌,傅盛身价眨眼之间掉了几个亿。「赢到2000港币的时候,我就想,就算这样一直赢下去,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赢回来啊!」

傅盛还记得猎豹股价在低位徘徊的时候,他开始给团队讲AI,为此还做了一个PPT,题目就叫Welcome to the GPU World,重点提到了AI时代的大玩家NVIDIA。

有天半夜一个同事给傅盛发信息,说谢谢老板的推荐,我买的NVIDIA股价涨了快100美金了,幸好弥补了我在猎豹股票上的损失。傅盛听罢,内心各种OS,但没办法,那个阶段的猎豹正在从内到外遭受各种质疑。

最疯狂的时候,猎豹股价三天之内下跌了30%多,傅盛还查了一下中概股跌幅榜,猎豹排名第二。排在第一的是一家叫窝窝团的公司。

猎豹幸亏还有投资布局。几个月之前被今日头条以近10亿美金收购的Musical.ly,是在2015年获得猎豹投资的。那是猎豹上市后第二年,也是国内早期投资竞争最激烈的时候,猎豹正在享受外海市场的滚滚红利,但钱多了怎么投,是个大问题。

最后傅盛决定通过成立创业孵化平台,投资年轻人,布局未来,找到更多好的想法和创意。「傅盛战队」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。「傅盛战队」其实更像一个创业者选拔大赛。

Musical.ly先加入「傅盛战队」,但并没有晋级总决赛。评委团中的姚劲波、罗振宇都不太看好这个项目。傅盛说要不这样,既然你们也算出海的项目,那猎豹就直接投资你们吧。

当时Musical.ly团队只有几个人,产品已经运营了近一年时间,不温不火。傅盛的想法是,即使这个项目失败了,也可以把团队弄到猎豹做社交项目。这个小算盘甚至超过了项目获得回报的考量。

两年后,猎豹在Musical.ly上500万人民币的投资,获得了超过 1.5 亿美金的现金回报。而当时「傅盛战队」中的另一个项目「编程猫」,2017年底刚刚拿到高瓴资本领投的上亿元B轮投资,猎豹最早在这个项目上只投了几十万人民币。

至于内部孵化的Live.me以及外部收购过来的News Republic,分别被今日头条投资、收购。从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,Live.me的收入已经占到猎豹总收入的10%。可以说,仅就过去两年的投资布局而言,猎豹没输。但傅盛说,新业务占了很大比重,意味着老业务在下滑,「新老交替是一家公司最困难的时候。」

反击战

猎豹过去两年遭受的最大打击,是海外市场的收入出现断崖式下降,这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生命线。

猎豹上市之前,国内收入占总收入的90%;猎豹上市之后,海外收入一度占总收入超过七成。从2014年5月在美国上市到2016年5月股价开始下滑,整整两年时间,猎豹都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扛把子,每天可以说是「躺赚」。

猎豹的出海模式,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工具赚广告费。最核心的武器是清理大师(Clean Master,简称CM)这款手机内存清理工具。到2015年年底,月活跃用户超过6亿。用户就是流量,流量就是广告费,凭借这个巨大体量的用户群,猎豹最高时每天从Google、Facebook等平台的获得的广告收入超过 60 万美金。

猎豹在Facebook、谷歌上的生意,本质就是广告联盟。它把国内工具型出海产品聚合起来,打包向巨头售卖流量。以Facebook为例,猎豹带来的流量最高占到Facebook移动广告平台(FAN)对外采购流量的60%。最初Facebook对所有流量一视同仁,只要它手里有广告主,都会不偏不倚地推给各个流量方。

但很快Facebook就发现,流量与流量之间是有差别的,有些流量价值堪比机场广告,而更多流量其实只相当于电线杆广告,并不适合高大上的广告主。所以当2015年第三季度Facebook跟猎豹提出调整广告策略的时候,手握庞大流量的猎豹并不同意。这个事一直拖到2016年开春,小扎终于下重手。谷歌随后也对广告策略做了调整,猎豹每天收入以10万美金的规模递减……

当年5月份的一天,可爱的周亚辉同志发朋友圈,说他和周鸿祎联合投资的360 Security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,多亏傅盛探出这条路。正在憋屈的傅盛看到后心想:这条路都要死了,还叫个什么好!

傅盛去找雷军聊,雷军说了四个字:事已至此。意思是,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,接下来应该想怎么干。后来傅盛在微信上贴过一篇文章,题目叫《首先,你应该明白一个道理:人生是苦难的》:「只有明白这个基本道理之后,你才会觉得一切都豁然开朗。」

猎豹的问题总结下来有三点:一是整个大盘下跌;二是内部「生锈」,这两点共同造成了第三个问题:成就感低。所以针对这些问题,傅盛提出了三点:一、坚持用户至上;二、拓展疆土;三、对成就感进行高频刺激。

既然国外巨头对工具类产品心存偏见,傅盛选择另外一条路猛攻,这就是内容,其中游戏又是内容的着力点。但在主推游戏之前,傅盛先是研究腾讯游戏的「发家之路」。为此,他个人在腾讯游戏上的花费总额超过50万人民币。

傅盛发现腾讯之所以能在游戏这块大蛋糕上迅速崛起,很重要一点就是「避重就轻」,即没有一上来就跟盛大、网易等传统巨头拼重度游戏,而是选择相对较轻的网页游戏切入,这类游戏的好处是门槛低、适用人群广,等把流量养起来,再由轻入重,直捣黄龙。

与腾讯游戏崛起的背景不同的是,猎豹面临的是一个手游占主导角色的游戏市场,但同样越来越重。傅盛选择了「轻游戏」这个切入点,事实证明在流量红利期已过的背景下,这个思路是对的:工具之后,猎豹迅速又在内容领域找到新的流量源。

2017年第三季度,猎豹移动游戏的总下载超过11亿次,拥有接近1个亿的月度活跃用户。其中《钢琴块 2》、《滚动的天空》、《弓箭手大作战》三款游戏的累计安装量均已过亿。

海外市场的经历,让傅盛明白一个道理:巨头在哪里都一样。如果说BAT相对国内创业者是神一般的存在,像Facebook、谷歌这样的国外巨头,下手之狠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「它们需要你时,你有价值;它们要封杀你时,手起刀落,没有一点防备!」傅盛说。

但傅盛后来跟同事们说,这种突如其来的天灾,要比温水煮青蛙好得多。傅盛开始思考,下一块根据地在哪里?

进化

反思首先来源于外界:猎豹的出海战略到底是对了,还是错了?出海一度把猎豹塑造成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一面Flag,同时也差点将其置于绝境。而绝境,是傅盛和猎豹过去十年的关键词。

2010年,可牛与金山合并之后,第一年收入下降了50%。为什么?因为金山毒霸90%的付费用户是沉默用户,也就是交完钱不用你的产品了。傅盛说这不就是跟SP一样的扣费模式么?壮士断腕,停掉。金山毒霸的月收入一下子从上千万掉到只有几百万,收入剧减50%。

周鸿祎当时知道这个情况之后,360迅速跟进,通过免费模式几乎把金山毒霸手机端市场份额全部抢走。

这等于是说,在移动互联网的开启之年,傅盛还没来得撸起袖子,就被对手按在了地上,这才有了后面猎豹孤注一掷:宣布金山毒霸永久免费,走网址导航模式,置于死地而后生。

中国移动互联网今天的格局,其实已经在2013年前后大致定下雏形:社交领域,微信和陌陌分别占据熟人和陌生人社交两条赛道;在资讯分发领域,今日头条与各大门户齐头并进;在傅盛和猎豹最擅长的安全领域,360和腾讯二分天下。所以到了2013年,牌桌上几乎没有猎豹的位置了,毕竟电池医生不是王炸。

「腾讯和360比你先发,比你有钱,比你有品牌,你做得再好,也是第三名,你不可能第一。」和傅盛在360时期就共事的猎豹高级副总裁肖洁回忆说。

傅盛是在2012年底做出出海决定的,并在2013年初举全公司之力All in。All in的代价首先是彻底停掉已经在国内市场有几千万日活的电池医生,在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之间,傅盛做了一次二选一,而且是不容质疑的二选一。

其实在2014年,傅盛曾找过马化腾,问他能否像把搜索业务交给搜狗那样,把安全业务交给猎豹。小马哥说真不行,「安全业务是腾讯的国防部」。当时360在移动手机安全领域的势头甚至比腾讯还要猛,同时已经断了猎豹的路。傅盛被逼无奈,带领猎豹远走美国,从清理+海外两个维度打下一片江山:CM最辉煌的时候,曾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占据工具榜第一、总榜前十,而Security Master (原名 CM Security)从零到一个亿,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。这是猎豹的第二次「绝地反击」。

前面这两次绝地反击,虽然一个是国内市场一个是海外市场,但杀手锏本质上都一样:互联网工具。但新的时代,无论国内还是国外,事实都证明机会已经殆尽。

但傅盛记住了任正非的一句话:过去这么多年,华为就做了一件事情:不断地轰一个城墙,直到把它轰塌。用今天时髦的话说,这叫All in。

「过去几年,我们太把技术当一个实现手段,而没有真正在技术这条线上做前瞻性的投入,」傅盛说,「如果我们不能面对这个问题的话,我们永远就是一个打快仗的公司,这必然导致一个问题:壁垒不够深。这是我们过去犯的最大一个错误。」

早在2016年年初,AI就成了傅盛的思考重点。当时正值猎豹在海外市场最风光的时候,收入在最高位,Facebook和Google还没有举起屠刀。经过去年夏天的股市洗礼,让傅盛更坚定了AI的方向,因为他看到了一条「非连续性的鸿沟」。

「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,就是说CM这样的产品已经度过了安卓在最初爆发时候的红利期,也度过了最早Facebook广告时候增长的这种红利期,它已经变成一个稳固性业务了,」傅盛说,「它有增长,但很难实现爆发性增长。我们处在一个非连续性跨越里面比较好的状态当中,因为很多公司是属于一旦出现拐点的时候,这公司基本就废了。」

一家互联网公司,做人工智能的逻辑是什么?傅盛说本质都是工具。「因为总有一些东西是你做不了的,你得认,就像人家拍一部电影,赚10亿又怎么样?但从互联网工具,到人工智能的工具,并没有跳出猎豹的能力圈。」

AI是符合猎豹和傅盛特质的。一方面,AI尤其是机器人是工具思维,本质是工具属性,这是猎豹和傅盛擅长的领域;另一方面,AI强调技术与产品的结合,傅盛是产品经理出身,猎豹的产品研发能力一直是优势所在,与场景化和产品化落地的需求相吻合。

今年CES 期间,傅盛就以智能音箱为例,说明猎豹在人工智能上的产品化能力:「大家知道小米智能音箱『小爱同学』,它大概接了接近10个语音转文字(ASR)提供商,我们是最后一家接入的,所以我们拿到的数据开始最少。但我们的转换识别准确率一个月内从第9名做到第1名,超过了很多做了很多年的公司。」

今年3月21日,猎豹移动将在水立方召开一场AI大会,发布一系列智能硬件和机器人产品。傅盛相当看重这个发布会,「因为它会展现猎豹一年来的进化成果。」

有一天,傅盛想公司的本质究竟是什么,是收入?是业务?是团队?「其实是基因。当一群人构建了一件事情,形成了共同的信仰、认知和信赖的时候,它就开始变成了这家公司的基因。不论中间有多少的变化,只要这些基因在,就有可能重构这家公司。公司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,它自己也会成长、进化。」

为什么要折腾?

很多人都会说傅盛:为什么你来回折腾?猎豹到底是怎样的公司?「其实不是我想折腾,我是被逼的。如果做一件事情就能够成为百年企业,基业长青,我也愿意每天打打高尔夫,喝喝咖啡,这个公司就延续了,但这个时代不给我这个机会。」傅盛说。

过去两年,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多元化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,美团什么都做、今日头提什么都做,包括猎豹,从互联网产品「跨界」到人工智能。

关于这个问题,傅盛曾在内部开会时问同事,你们都谁在用陌陌?结果没一个人举手。傅盛说你们要么是太虚伪,要么是不爱学习。

他提到了陌陌的8.0版本,里面直播、狼人杀都有了,几乎看不出之前那个以约著称的app了。「我认为唐岩本质上的思路是对的,当一款产品的 DAU很难成长以后,就需要把品类丰富起来,美团、今日头条也是这么干的。」

在傅盛看来,丰富品类的目的不是搭积木,而是满足用户底层需求。订餐的人也需要订机票,订机票的人还需要打车,哪怕是低频需求,组合在一起,也能产生协同效应。

傅盛有一次问姚劲波,是如何把58做成一家神奇的网站的。姚劲波说当年我什么都往里放,比如招聘、二手房、二手车等等,很多人不理解,当这些功能都是低频而又能满足用户的底层需要的时候,把它们放在一起是有价值的。

「早期一定是单品聚焦,分裂期必须是用户聚焦。就是当你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,你一定是根据用户需求来聚焦,怎么把他的需求充分挖掘起来。」

「什么是底层需求?就是用户越来越懒、越来越爱玩、时间越来越少、人越来越少。这肯定是底层的,不可能变的东西。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会选择机器人的方向?我们做了一辈子的工具了,也不打算做别的了。在工具这条线上,其实从人类开始,最大的能力是使用工具。」傅盛说。

显然,AI就是猎豹的下一个「工具时代」。在澳门年会现场,傅盛跟同事们提到了最近刷屏的两篇文章:《最大的悲剧是赢了所有对手,却输给了这个时代》;一篇是张泉灵写的,《时代抛弃你的时候,连声再见都不会说》。

「Leader的核心任务是打胜仗,为打胜仗死多少人是应该的,为了少死人不做改变、不去调整,最后大家一起败了,那是最大的不负责任。」傅盛说。

你可能想看: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8594279421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18594279421

微信二维码
线
获取免费体验资格

提交后,我们将在3个小时内与您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