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2-07-16 人气:276
陈芝兰在电话中与患者沟通病情。 李佳飞 摄
■ 本报记者 李佳飞
特约记者 吴孝俊
每天清晨6时许临高县电话机器人代理,58岁的临高县调楼镇抱社村乡村医生陈芝兰准时起床。因为他是抱社村唯一的乡村医生临高县电话机器人代理,村里一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需要每天早上6时45分打针。连续3年多,陈芝兰都会准时赶到这位病人家中。
调楼镇美良卫生院副院长冯小波说,在抱社村,陈芝兰的医术医德有口皆碑。一些住在周边村庄的村民有时也会慕名到抱社村卫生室找他看病。
8月15日上午10时,记者来到调楼镇抱社村会卫生室时,陈芝兰正像往常一样忙碌着,除了照看几个输液的病人,还不时拿起电话,叮嘱在家休养的慢性病患者按时按量服药。偶得空闲,他便在电脑桌前坐下,开始浏览微信中的“临高乡村医生”工作群信息,往电脑系统中录入村民健康档案资料。
“现在有手机、电脑、无线网络,通讯技术很发达,村医也要跟着与时俱进呀!”陈芝兰笑着对记者说。
陈芝兰并非“科班出身”。1976年,他以一名高中毕业生的身份返乡,师从村里一位老中医制药看病。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钻研劲头,他很快就走上医病救人的路。
“那时医药条件哪有现在这么好?很多中草药都得靠自己上山去采。”陈芝兰说,为了熟悉各类药草和完成采药任务,他常常在山里一待就是十天半月,最长的一次待了近两个月,吃住条件都非常简陋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“单根木”“过山龙”“千斤力”等常用药草自此便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。
“医生这个职业很特殊,一定要技术过硬,精益求精。”陈芝兰告诉记者。1992年,他又进入那大卫校进修,不断提高业务水平。
一次,村民陈桃李未经指导便独自给自家的猪打青霉素,打针时不慎接触到青霉素药水,结果导致自己出现过敏休克的症状,幸亏陈芝兰及时诊治才最终化险为夷。陈桃李一家对此一直感念至今。
如今,陈芝兰不仅要接诊患者,还要承担当地乡村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工作。为村民体检、建立健康档案、孕产妇婴幼儿的监护、对慢性疾病患者的跟踪服务等工作,都在他的日常工作范围之内。
“有妙手,更有仁心。”冯小波说,“在临高乡村医生队伍中,陈芝兰已经年近六旬,但工作热情不输年轻人,干劲十足。村民有求从不推脱,随叫随到,每户村民基本情况,他都了如指掌。”
受陈芝兰影响,他的儿女中也有两人走上了从医这条道路,一个将参加临高县卫生局举办的医护培训班,一个已在临高和舍镇卫生院当上了护士。
候选医护
陈芝兰 临高县调楼镇抱社村乡村医生 推荐人(单位)临高县电话机器人代理:临高县卫生局 投票编号: 3042
本文链接:https://landoucloud.com/hangyeyedongtai/lin-gao-xian-dian-hua-ji-qi-ren-dai-li(-gao-xian-ji-qi-ren-dian-hua-l0g.html
热线电话
18594279421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公司电话
18594279421